內容來自YAHOO新聞

【專文】重視高教投資 重構大學組織 連江縣小額信貸條件

看過民報的社論:頂尖大學計劃成了滅頂大學計畫,我的感覺是:這樣的社論,降低了民報的報格!

五年五百億,說起來,並不是額外給大學的經費,而是本來該給而未給的錢!

台大以五年五百億的經費來修建校區的污水下水道,被批評爲濫用。事實上,因為台北市政府已經修築主要污水下水道幹管,大學若沒有校區內的污水下水道,限期內不能與幹管接通,是會被連續處罰。一方面,公立學校不能配合政府重要建設另一方面,一個沒有污水下水道的首善大學,也是台灣之恥吧!

碳粉匣的故事,被一提再提!實情是,僵化的會計制度造成這種怪現象。這個背景反映在前幾年,數百位教授被檢調單位偵訊,後來不得不包裹解決。柯P的被迫當選台北市長也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民報社論以碳粉匣的老故事,來做爲反對五年五百億的理由,而不探究其背後的真相,把自己降格為人云亦云的媒體!

至於把五百五百億説成會拉大公私立大學的差距,造成M型社會,更是見樹不見林!台灣160多所大學,如今多到大家皆曰不可!私校當然不乏優秀學校,但許多從五專倉促轉型的科技大學也要從本來就設立為,培植少數大學成為領頭羊的五年五百億,見者有份實在是牛頭不對馬嘴!

不僅私立大學,不少從公立五專草草升級的公立大學,其功能定位也有待從新評估。在少子化的今天,該併則併。否則備多力分,再多的經費也不夠分配!

說到社會公平正義,難道所有大學一樣普普通通,就是公平正義嗎?對無力者旳照顧,應該透過入學方式以及奬助學金來減緩,才是正途吧!

近年來,台灣的高教投資和鄰國相較,明顯不足!教師薪資只有鄰近國家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解決之道,除了從增加投資,合理分配,以及制度改良之外,大學本身也必須嚴格地自我檢討和調整,不能將耗用大量民脂民膏,視為當然!

以下是我的觀察和建議:

高教投資很重要,但大學本身必須重新組構reorganization!

大學必須把原有僵化的組織重新組合,形成具有可塑性的研究團隊,依需求及成果定期調整,打破目前各研究所五員一工,導致眾多規模小小的研究單位,假系所自主之名關起門來,近親繁殖,終究殘廢失能。大學若做不到自己求變求新,五年一毛錢都不要給!

更重要的是,不要只肯把錢放在死板的研究計畫。台灣的大學依照規定,絕大部份的經費,都只能是用在儀器,試劑,文具??等硬體,也就是所謂的的hard money。

大家都不否認,學術研究最重人的交流、科際交流、校際交流,也就是human networking。例如進修,訪問,研討會,retreat 都非常重要。不過,為了防弊,這方面的經費,也就是所謂soft money,幾乎都無法編列。導致台灣的學術單位益形孤立,人人開關自守。因為要從自己的腰包,掏錢出來,做這些培養軟實力的工作,太太恐怕要離家出走。

其實,一個稍大型旳研究計畫動輙二、三百萬,但成果可能只是某教授的一篇論文。這些錢假若由一個研究中心做有效的運用,可以促成非常多,有效的國內外交流互動,以及跨領域合作。產生的研究成果可能是每年一篇Nature、Science 或是Cell,外加許多學術演講,贊助好幾個國際研討會。

可是在國科會經費風波、MG149之後,大家是少做少錯,自保為妙。在這樣的氣氛下,加上僵化的組織,我想五年五百億這種錢花了也是白花,不如再發一次消費券,皆大歡喜。

從前國衛院有一個最受學界好評的服務,就是補助和協辦各學科的retreat。2000年,在國衛院協助下,我和鍾正明院士,邀請了七位當時國際發育生物學界的大咖在楊梅渴望山莊舉辦了三天的閉門發育生物學研討會。邀請國內六十位這方面的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在楊梅閉關。從早上互動到晚上,為台灣的發育生物學和再生醫學奠下發展的契機。對今日台灣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的蓬勃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參與這個retreat的成員,今天許多都已成為學界A咖,不少人對那次retreat者還津津樂道。可惜,國衛院目前自身難保,對retreat的補助,早已取消多年。目前,有能力舉辦像樣retreat的學術機構,只剩中研院,其他人都只有望梅止渴的份。

在台灣,要購買上千萬的儀器,還有可能;但花個幾十萬,辦個retreat,遠離塵囂,閉門做腦力激盪、人際互動,這種國外學界視為當然而必要的學術活動,卻不可得,哀哉!如果這種重硬不重軟,而且把學者當賊防的心態不改,五年五兆的錢也改變不了現狀!

【相關連結】

民報社論目前房貸利率最低的銀行 <頂尖大學計畫已成了滅頂大學計畫>?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04342156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ence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